11月27日,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大会教育与社会学专场在我校召开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荣誉会长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以《我国社会学研究创新的基础与可能途径》为题作主题演讲。

王思斌从社会学学术创新的基础与困境、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维度、社会科学研究概念的典型化(两极化)表达、以“差序格局”为例的概念创新、社会工作学术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,辅之以丰富的中外研究图表数据,重点阐释了学术创新需要进一步找到创新和进一步思考的问题。
王思斌指出,中国社会学、社会工作的创新研究必须以宏观社会变迁的现实和趋势为背景。社会学的学术创新要反映变迁中的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。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要以新的理论发现、新的方法、新的资料为维度,其创新基础是中国社会的异质性和对这种异质性的认识及描述。
王思斌强调,我国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需要创新,但也面临着诸如“政治与服务关系的处理、嵌入型发展”等困难,应在社会工作发展模式—在专业服务和社会治理创新、在解决现实问题与发展(服务对象发展、社区发展、社会发展)与本土文化资源上寻找结合点。